招贤纳士    
 
   
 

scr电话录音系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水电报修:过去3小时现在30分钟
   来源:网络     【返回】 

2009年11月19日15:46 新民晚报
  本报记者袁玮通讯员黄志浩

  家里的马桶坏了、水管堵了,找维修人员,最希望的是个“快”字!从报修到维修的时间长短往往成为居民是否满意的重要“标杆”。这一点,家住老沪闵路1039弄61号的张先生深有体会:过去,家里的“零配件”发生故障就找物业公司,物业解决不了的,再求助徐汇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。中心在徐家汇,从报修开始到维修完毕,差不多要3个小时。现在,维急修中心在凌云地区开设了分中心,前些天家里断电,维修人员10分钟就出现,轻松“搞定”。张先生高兴地说:“这和过去比真是太不一样了!”

  资金来源从百万包袱到政府埋单

  这“不一样”源于徐汇区政府几个月前的一个“大手笔”——每年区财政投入数百万元,向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购买面向全区居民的基本服务。

  徐汇区房屋维急修中心曾经是国企徐房集团下属的一个公司,承担20多万户居民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物业维急修业务。一边是居民日常的修修补补,一边是集团每年得投进100万元的“重负”。巨大的“资金包袱”使得维急修中心的业务裹足不前,每个月的维修单只有400多张,而报修时间长、报修电话打不进,也常受诟病。

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,区房地局和徐房集团从居民“急难愁”问题上找突破口,在充分调研后向区政府“求助”,区政府决定出资购买服务,区房屋维急修中心由此向全区敞开大门。

  维修时间从3个小时到30分钟

  有了政府资金当“后盾”,维急修中心迅速“扩张”,1个服务网点扩展为5个点;从1个座席的报修电话变为6个座席的呼叫平台;维修人员从30来个“扩容”到100多人……居民的报修电话打得顺了,急修业务半小时就能赶到。

  住在罗秀路的一户居民家里的马桶堵了,物业公司的修理工修不好,居民只得天天往公厕跑。分中心成立后,居民打了个报修电话,30分钟就解决了。

  为了更快速、合理地调配人员,中心还采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——如果维修人员在A小区B室维修后,A小区C室恰巧报修,总部就立即指挥维修人员赶到C室,节省了往返时间。

  操作工具从老虎钳到微型内窥镜

  要成为一支物业维修的“快速反应部队”,现代化的装备必不可少。相比人们印象中的老虎钳、螺丝刀等传统工具,管线定位仪、漏水检测仪、微型内窥镜等等先进的探测设备使得维急修中心如虎添翼,徐汇区维急修中心成为全市硬件设备最好的。

  上下二层出现的漏水最容易引起居民的矛盾。天钥桥路某小区居民反映,家里卫生间的顶部经常漏水,怀疑是楼上人家的浴缸漏水。维急修中心人员发现,这家居民的卫生间刚装修好,吊顶上没有预留检查孔,无法从顶部查找漏水点。而楼上邻居家的卫生间也装修得很好,同样没留出检查孔。谁也不同意先打开自家的管道。

  维修工先用微型打孔机在楼上浴缸的侧面打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洞,再把微型内窥镜伸入浴缸内部,通过内窥镜LCD显示屏准确地找到了“元凶”:漏水点在楼下的屋顶处。漏水点很快被堵住,上下两家也消除了误会。

  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达到98%

  接电话态度冷漠,上门维修乱收费……如何保证政府购买的服务不出现这些问题,让居民满意,让服务有水准?除了对每个受理电话录音一一回访,对每一张维修单及时跟踪,维急修中心还采用“经济杠杆”,吸收、培养中高级维修工,提高员工技术水平,目前“中高级蓝领”比例已超过三成。

  最近,维急修中心还推出一般居民联系卡、为特殊困难居民服务的优惠爱心卡,实行“三快”(反应快、维修快、回访快)服务方式。现在,每月维修单增加到2000多张,是原来的5倍。小修报结率、用户回访率、客户满意度都达到98%,居民投诉为零。

  “这种政府实事市场化运作的模式,是将科学发展观和民生工程有机结合,希望能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带来实惠。”徐汇区政府的一位负责人表示,水电维修应急,最方便、最快捷的还是来自小区物业的服务,徐汇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无疑给物业公司们树立了一个典范。今后政府部门将在督促物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继续探索,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水电维修不出小区的方便服务。

scr电话录音系统--专业电话录音系统  www.cngct.com 整理